总需氧量(tod)
总需氧量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
用tod测定仪测定tod的原理是将一定量水样注入装有铂催化剂的石英燃烧管,通入含已知氧浓度的载气(氮气)作为原料气,则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在900℃下被瞬间燃烧氧化。测定燃烧前后原料气中氧浓度的减少量,便可求得水样的总需氧量值。
tod值能反映几乎全部有机物质经燃烧后变成co2、h2o、no、so2…所需要的氧量。它比bod、cod和高锰酸盐指数更接近于理论需氧量值。但它们之间也没有固定的相关关系。有的研究者指出,bod5/tod=0.1—0.6;cod/tod=0.5-0.9,具体比值取决于废水的性质。
tod和toc的比例关系可粗略判断有机物的种类。对于含碳化合物,因为一个碳原子消耗注①参阅孙裕生等,《分析仪器》,(1),1992年两个氧原子,即o3/c=2.67,因此从理论上说,tod=2.67toc。若某水样的tod/toc为2.67左右,可认为主要是含碳有机物;若tod/toc>4.0,则应考虑水中有较大量含s、p的有机物存在;若tod/toc<2.6,就应考虑水样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能含量较大,它们在高温和催化条件下分解放出氧,使tod测定呈现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