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权行为该如何认定?
侵权行为的认定是侵权人有侵权行为、因为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侵权行为与损害间有因果关系、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在法律明文规定情况下,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可以依法实行推定或在所不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二、侵权行为时效的规定
侵权行为时效的规定是三年,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的表现形式
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较为复杂,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
1.一因一果,即一个加害行为导致一个损害结果,这种因果关系较为简单;
2.一因多果,即一个加害行为导致了多种损害结果;
3.多因一果,即多个加害行为导致了一个损害结果,这种因果关系最为复杂。
理清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对侵权民事责任的认定极为重要。实践中,有些因果关系较为清楚,一目了然;有些则较为复杂,难以确定,在必要时还需进行相应的司法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