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曲线可由计算求得,也可通过测定电位直接得到。用指示剂变色确定终点利用了等当点附近离子浓度的较大变化,只有在反应比较*和ph突跃范围大时变色才明显。如果因其反应*度低、突跃太小,可利用其他性质,如电导、吸光度的变化作测定,称为电导滴定(见电导分析法)和光度滴定。两法中记录整个滴定过程中溶液性质的变化,由两条直线(或其延长线)的交点确定终点(图3)。如果反应比较*,则等当点及其附近的点都在两条直线上;对反应*度较差的滴定,等当点及其附近的点虽然不在两条直线上,但由两条直线的延长线相交,仍可较准确地确定终点。
pcdh1elisa试剂盒实验步骤 按 “载体两性电解质 ph 梯度等电聚焦” 所述的方法配制 t=5%,c=3% 的等电聚焦凝胶,并进行等电聚焦。为使在第二向电泳时,样品分子有强的电荷,以便在短时间内完成第二向电泳,保证滴定曲线的性以及为使样品有完整的滴定曲线,一般应选择宽 ph 范围(ph 3.5~9.5 或 ph 3.5~10 )。
向电泳结束后,切去电极条(电极条中的盐会干扰第二向电泳 ),将此凝胶转 90°。在与加样孔平行的方向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的电极条,(如进行半干电泳),加样,然后尽快进行第二向电泳,以免 ph 梯度扩散。在第二向电泳时可以用相对比较高的电压,电泳时间便大大缩短。
由于样品中的高盐和缓冲液离子在第二向电泳时的不均匀导电性会干扰结果,故应用透析或其他方法脱盐。
加样量取决于凝胶的大小、厚度、加样孔的大小和染色方法。如用考马斯亮蓝染色,5 倍于常规的量。
第二向电泳后,用表面电极测定 ph 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