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让人眼花缭乱的单丛分类

如今,越来越多人被潮州单丛的香韵所折服,迷醉其中,不亦乐乎。所谓喝普洱识普洱,喝单丛学单丛,喜欢一样东西就想要把它研究透。
很多茶迷说,“一入普洱深似海”。普洱茶遍布云南的三个市级区,小产区繁多,其品质各有特色,分类复杂难懂。你以为潮州单丛主要分布在潮安、饶平这两个小小的县级区就很容易懂了吗?
如果潮州单丛跟云南普洱有个对话,那应该是这样的。
云南普洱:“别人都说我们分类复杂,先不说树龄、海拔,单是产区就有大产区、小产区之分,不同山头、不同村寨各有不同。唉!没办法,产区分布广,小产区又多。真羡慕你们产区小的。”
潮州单丛:“开什么玩笑,我们也被吐槽分类复杂了。”
云南普洱:“为什么?你们分布区域那么小。”
潮州单丛:“这你就不知道了,潮州人出了名的是什么?是‘精细’。单丛,单丛,顾名思义,我们是细分到一丛一丛,‘一树一香型’。”
潮州单丛茶按大产区来分,有凤凰单丛、岭头单丛两类,它们都来源于当地的有性群体种——凤凰水仙。其中,岭头单丛是培育而成的新品种,而凤凰单丛由凤凰水仙中的古树名丛及其无性繁殖的后代组成。岭头单丛因培育而成,单独成一类,而凤凰单丛的分类却足以让人眼花缭乱。
凤凰单丛茶按叶色来分,可分为白叶和乌叶;按树龄来分有老丛、新丛的区别;按成茶焙火类型来分有轻火、重火之分;若按香型来分,可分为蜜兰香、芝兰香、黄枝香、姜花香、杏仁香、玉兰香等等。
有分类就有命名,单丛命名方式有很多种:
第一种
以茶树形态特征命名。譬如仿似某种植物叶形、动物形体、器物形状。根据树形特征的如:大丛茶、过江龙;树姿特征如娘仔伞、鸡笼“刊”;叶形特征如山茄叶、竹叶、鲫鱼叶;叶面特征如“蛤蛄佬”等等。
第二种
根据茶叶品质特点命名。外形特征如大蝴蜞、大贡骨、丝线茶;香气特征譬如黄枝香、芝兰香、桂花香、姜花香等。滋味特征如杏仁香、杨梅香等。
第三种
根据文化特征命名。典故譬如八仙过海、宋种等;史实譬如“棕蓑挟”、兄弟仔等;人物传说譬如乃庆种等;季节特征譬如立夏芝兰等;气象现象譬如雷扣茶等;自然现象例如黑蚂蚁等。
第四种
根据茶树所在地、选育者或者拥有者命名。地名譬如峯门、水路种、岩上珍、凹掘后等;人名譬如忠汉种、向东种等。
第五种
最后一种是复合式命名,地方+香型的有大庵蜜兰香等;人名+香型的有佳常黄枝香等;叶形+香型的有赤叶黄枝香等……
有时候同一款茶,会出现不同的名字交错使用的情况,例如锯剁仔单丛是根据茶树叶形特征命名的,它又属于杏仁香型,所以它可以叫锯剁仔单丛,也可以叫杏仁香单丛。又例如“棕蓑挟”以史实命名,它属于黄枝香型,所以它可以叫棕蓑挟单丛,也可以叫黄枝香单丛。
潮州单丛分类精细复杂,名字体系庞大,香型难以辨认,但是即使如此也没有减弱爱茶人对它的热爱。理不清怎么分类,记不住什么名字,辨不出什么香型,那又怎样?喜欢就好,好喝就行。
单丛茶迷们如果真的想懂单丛,看《茶源地理潮州》,更懂你手中的单丛茶。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