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怎么繁殖
分株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茎叶刚枯萎,地温尚高,根系易恢复,产生新根快,华北地区较早,以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宜,长江流域可迟些,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如分迟了,新根发不出新株,损伤根系当年不能恢复,虽不死,亦不易开花,故有“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七芍药、八牡丹”之说法。 分株最好选择晴天,把生长4~5年的老株,连根挖起,抖掉附在蔸部的泥土,根尖向上摆放,晾晒到水气稍干,根茎自然萎蔫,块根不太脆时再分。分时用双手顺着根群的自然缝隙处掰开或劈开,但是,每个分劈的小块根,最好带有少者3~4个,多者5~6个新芽和一定数量的粗根。这种分法,新株不伤元气,成活发芽后就能旺盛生长,来年春天便可开花。分切后要用草木灰将伤口进行消毒处理,栽培在预先准备好的地里或大型土陶花盆中。露地栽培,先要根据新株根系的长短,大小挖坑,坑内可用堆肥、厩肥或饼肥作为基肥,与土壤充分混合,再在基肥上盖一层的墙养土,最后把芍药端正地种于坑中,深度以顶芽低于培养土表面4~5厘米为度。一定要使所有根系自然舒展,根间填土要严密,最后浇一次透水。实践证明,芍药必须5~6年分株一次,如果10年都不分株,就会结根枯朽,转向衰败。
其它类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