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飞行汽车热度持续火爆 其距离实用化还有多远?

导读:当前,飞行汽车已经在由概念阶段落地为现实,不少和企业都在为其实用化发展而努力。
如今,汽车已经是一项十分常见的交通工具,在各个的各大城市之中,总能看到无数的汽车在马路上飞驰,它们的出现*的便捷了人们的出行。但汽车的大肆发展却并非有利无害,随着近年来交通事故、城市拥挤现象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汽车同样成为人们生活的一大困扰。为了缓解这一状况,有些选择从交通治理的角度解决问题,它们不断完善交通法规并提升交通管控的水平;有些选择从城市空间利用角度解决问题,它们不断修建桥梁和地下通道,尽量扩大城市道路空间;还有些则选择从汽车工具本身出发,通过汽车的升级来开创出全新的出行方式。对于后这些所采取的做法来说,无疑是有意义的。因为作为常用交通工具,汽车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沿着公路行进,容易受到河流、建筑等的阻碍,对基础设施的依赖过强。如果经过科技加持和升级后的汽车能够打破这些局限性,那么便能彻底颠覆现有的交通模式,有效破解当前的交通困境和难题。鉴于此,人们借助现有的自动驾驶、定位导航、信息控制等技术,探讨出了一个共同的升级方案——飞行汽车。所谓“飞行汽车”,顾名思义便是既能天上飞又能地上跑的汽车。当前,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未来式的幻想,但其实,飞行汽车已经在由概念阶段落地为现实,不少和企业都在为其实用化发展而努力。其中,欧美在该领域展现出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在欧洲,飞机和汽车领域的代表企业已经联手,欧洲空客、德国奥迪以及意大利的设计公司联合推进了一个“pop·up·next”飞行汽车计划,成功将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纯电动汽车与乘用型无人机结合了起来,并在2018年11月向展示了四分之一大小的试制机,未来10年内有望作为飞行出租车走向实用。而在美国,以波音公司为代表企业也在积极推进飞行汽车的开发。2017年,波音将开发无人飞机的初创企业极光飞行科学公司纳入了子公司;同时,公司还在内部成立了一个新部门“boeingnext”,专门负责飞行汽车的研发工作;此外,波音还收购了收购航空技术公司auroraflightsciences,计划于2020年在迪拜和达拉斯测试飞行汽车。除了欧美势力之外,日本同样也在成为飞行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早前,日本经济产业省曾表示,将通过官民合作推进“飞行汽车”的技术开发以及制度完善。经济产业省计划深化研究,以2020年至2030年期间实现实用化为目标,制定出推进时间表。2018年7月,日本官房长官表示,针对政府内部正在讨论的“飞行汽车”实用化问题,计划年内由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两部门以及民间机构共同设置协商机构推进相关工作。但实际上,日本飞行汽车的发展现在主要由民间研发团队在推动。据了解,由日本丰田支持的民间研发团队在去年已经初次试飞过“飞行汽车”,该次试飞的飞行汽车形似大型无人机,安装有3个车轮,宽3.7米,高1.5米,设置有前后两个座位。飞行高度高为10米,垂直起降,目标时速为100公里。而在今年1月份,日本住友商事也披露了与美国贝尔直升机德事隆公司共同研发的“飞行汽车”——nexus,该产品为5座,续航距离达到约240公里。四月份,住友商事再次宣布将在年内启动大型无人机的试验验证,力争在2025年将“飞行汽车”推向实用化。那么,在如此多企业和的推动之下,“飞行汽车”距离实用化具体还有多远呢?笔者认为,在通往商用化落地的道路上,“飞行汽车”企业还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技术问题。飞行汽车不是简单的无人机和汽车拼接,而是自动驾驶技术、导航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的有机集成,这需要企业不断加深技术研发和核心零部件的突破。同时,针对无人驾驶的材料、能源、续航等问题也需要从技术层面进行解决。其次是成本问题。假如飞行汽车实现商用,新增添的航空设施和电子导航设备费用将是天文数字。此外,飞行汽车的价格预计也会高于普通汽车,考驾照的难度和费用也会显著,而终这些费用都必须由公众买单,因此降低成本将是推动商业普及必须解决的问题。后是安全问题。飞行汽车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都需要关注,比如下雨天防雷、高楼层防噪音、日常防隐私泄露、防扰航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成为飞行汽车能否实现大规模普及的关键所在。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