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之后是会涉及到社保的缴纳问题的,那么劳动合同签订后多久参保?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劳动合同签订后多久参保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员工与单位建立长期劳动关系的企业就应当缴纳社会保险,建立劳动关系和签订劳动合同是两回事,应当自企业实际用工之日起计算,如果是应届毕业生,实习期间是不算的,但是在你取得毕业证书之后就应当视为企业实际用工了。这是就员工是否应当享受社保待遇而言。
就实际操作来讲,由于各地社保局收取社保缴存资料是有固定时间的(不是每天都收),所以企业会在一个固定时间为员工报送社保资料,一般是每个月的下旬某一天,但是即使他是20号报送资料,在社保生效时你仍然可以要求他将社保缴存补缴到你实际工作的时间。在社保未报送资料或已报送资料但企业未实际缴存时社保局不会承担员工社保待遇,而是由企业承担。
试用期仍然是实际用工,不管是试用期还是见习期都应当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建立劳动关系就应该买社保。
二、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有何后果
用人单位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支付双倍工资一般不超过11个月。
三、签订劳动合同必须交保险吗
确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即使是员工自愿不参加社保,当遇到社保核查时,用人单位也要补缴社保。签订劳动合同,并且劳动者实际入职后,用人单位应该在劳动者入职当月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也就是说只要劳动者入职,双方建立劳动关系,无论是否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都应该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不因劳动者个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等原因而改变。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劳动合同签订后多久参保的相关知识,根据法律的规定,一般劳动合同签订之后是要在三十日内参保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