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vc知识库在线杂志》第十四期和第十五期上曾发表了两篇文章——“直接 通过 odbc读、写excel表文件”和“直接 通过 dao读、写access文件”,先后给大家介绍了odbc和dao两种 数据库 访问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这次要给大家介绍的是ado 数据库 访问技术的
我在《vc知识库在线杂志》第十四期和第十五期上曾发表了两篇文章——“直接通过odbc读、写excel表格文件”和“直接通过dao读、写access文件”,先后给大家介绍了odbc和dao两种数据库访问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这次要给大家介绍的是ado数据库访问技术的使用方法。ado(active data object,活动数据对象)实际上是一种基于com(组件对象模型)的自动化接口(idispatch)技术,并以ole db(对象连接和镶入的数据库)为基础,经过ole db精心包装后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利用它可以快速的创建数据库应用程序。 ado提供了一组非常简单,将一般通用的数据访问细节进行封装的对象。由于odbc数据源也提供了一般的ole db privider,所以ado不仅可以应用自身的ole db privider,而且还可以应用所有的odbc驱动程序。关于ole db和ado的其它详细情况,读者可以自行查阅相关书籍或msdn,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让我们直接步入主题:如何掌握ado这种数据库访问技术。ado的操作方法和前面讲过的dao的操作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在这里,笔者为了更有效的说明它的使用方法,用vc6.0做了一个示例程序——adorwaccess,这个示例程序可以直接通过ado来操作access数据库,示例程序的运行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示例程序中我们仍采用原库结构,数据库名demo.mdb,库内表名demotable,表内字段名为name(姓名)和age(年龄)的两个字段,来构造示例程序操作所需的access数据库,这也和上两篇文章的示例源码中的库结构相兼容。
下面让我们看看ado数据库访问技术使用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首先,要用#import语句来引用支持ado的组件类型库(*.tlb),其中类型库可以作为可执行程序(dll、exe等)的一部分被定位在其自身程序中的附属资源里,如:被定位在msado15.dll的附属资源中,只需要直接用#import引用它既可。可以直接在stdafx.h文件中加入下面语句来实现:
#import c:\programfiles\common files\system\ado\msado15.dll \
no_namespace \
rename (eof, adoeof)
其中路径名可以根据自己系统安装的ado支持文件的路径来自行设定。当编译器遇到#import语句时,它会为引用组件类型库中的接口生成包装类,#import语句实际上相当于执行了api涵数loadtypelib()。#import语句会在工程可执行程序输出目录中产生两个文件,分别为*.tlh(类型库头文件)及*.tli(类型库实现文件),它们分别为每一个接口产生智能指针,并为各种接口方法、枚举类型,clsid等进行声明,创建一系列包装方法。语句no_namespace说明ado对象不使用命名空间,rename (eof, adoeof)说明将ado中结束标志eof改为adoeof,以避免和其它库中命名相冲突。
其次,在程序初始过程中需要初始化组件,一般可以用coinitialize(null);来实现,这种方法在结束时要关闭初始化的com,可以用下面语句couninitialize();来实现。在mfc中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来实现初始化com,这种方法只需要一条语句便可以自动为我们实现初始化com和结束时关闭com的操作,语句如下所示: afxoleinit();
接着,就可以直接使用ado的操作了。我们经常使用的只是前面用#import语句引用类型库时,生成的包装类.tlh中声明的智能指针中的三个,它们分别是_connectionptr、_recordsetptr和_commandptr。下面分别对它们的使用方法进行介绍:
1、_connectionptr智能指针,通常用于打开、关闭一个库连接或用它的execute方法来执行一个不返回结果的命令语句(用法和_commandptr中的execute方法类似)。
——打开一个库连接。先创建一个实例指针,再用open打开一个库连接,它将返回一个iunknown的自动化接口指针。代码如下所示:
_connectionptr m_pconnection;
// 初始化com,创建ado连接等操作
afxoleinit();
m_pconnection.cc(__uuidof(connection));
// 在ado操作中建议语句中要常用try...catch()来捕获错误信息,
// 因为它有时会经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jingzhou xu
try
{
// 打开本地access库demo.mdb
m_pconnection->open(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source=demo.mdb,,,admodeunknown);
}
catch(_com_error e)
{
afxmessagebox(数据库连接失败,确认数据库demo.mdb是否在当前路径下!);
return false;
}
——关闭一个库连接。如果连接状态有效,则用close方法关闭它并赋于它空值。代码如下所示:
if(m_pconnection->state)
m_pconnection->close();
m_pconnection= null;
2、_recordsetptr智能指针,可以用来打开库内数据表,并可以对表内的记录、字段等进行各种操作。
——打开数据表。打开库内表名为demotable的数据表,代码如下:
_recordsetptr m_precordset;
m_precordset.createinstance(__uuidof(recordset));
// 在ado操作中建议语句中要常用try...catch()来捕获错误信息,
// 因为它有时会经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jingzhou xu
try
{
m_precordset->open(select * fromdemotable, // 查询demotable表中所有字段
theapp.m_pconnection.getinterfaceptr(), // 获取库接库的idispatch指针
adopendynamic,
adlockoptimistic,
adcmdtext);
}
catch(_com_error *e)
{
afxmessagebox(e->errormessage());
}
——读取表内数据。将表内数据全部读出并显示在列表框内,m_accesslist为列表框的成员变量名。如果没有遇到表结束标志adoeof,则用getcollect(字段名)或m_precordset->fields->getitem(字段名)->value方法,来获取当前记录指针所指的字段值,然后再用movenext()方法移动到下一条记录位置。代码如下所示:
_variant_t var;
cstring strname,strage;
try
{
if(!m_precordset->bof)
m_precordset->movefirst();
else
{
afxmessagebox(表内数据为空);
return;
}
// 读入库中各字段并加入列表框中
while(!m_precordset->adoeof)
{
var = m_precordset->getcollect(name);
if(var.vt != vt_null)
strname = (lpcstr)_bstr_t(var);
var = m_precordset->getcollect(age);
if(var.vt != vt_null)
strage = (lpcstr)_bstr_t(var);
m_accesslist.addstring( strname + --> +strage );
m_precordset->movenext();
}
// 默认列表指向第一项,同时移动记录指针并显示
m_accesslist.setcursel(0);
}
catch(_com_error *e)
{
afxmessagebox(e->errormessage());
}
——插入记录。可以先用addnew()方法新增一个空记录,再用putcollect(字段名,值)输入每个字段的值,最后再update()更新到库中数据既可。其中变量m_name和m_age分别为姓名及年龄编辑框的成员变量名。代码所下所示:
try
{
// 写入各字段值
m_precordset->addnew();
m_precordset->putcollect(name, _variant_t(m_name));
m_precordset->putcollect(age, atol(m_age));
m_precordset->update();
afxmessagebox(插入成功!);
}
catch(_com_error *e)
{
afxmessagebox(e->errormessage());
}
——移动记录指针。移动记录指针可以通过movefirst()方法移动到第一条记录、movelast()方法移动到最后一条记录、moveprevious()方法移动到当前记录的前一条记录、movenext()方法移动到当前记录的下一条记录。但我们有时经常需要随意移动记录指针到任意记录位置时,可以使用move(记录号)方法来实现,注意:move()方法是相对于当前记录来移动指针位置的,正值向后移动、负值向前移动,如:move(3),当前记录是3时,它将从记录3开始往后再移动3条记录位置。代码如下所示:
try
{
int cursel = m_accesslist.getcursel();
// 先将指针移向第一条记录,然后就可以相对第一条记录来随意移动记录指针
m_precordset->movefirst();
m_precordset->move(long(cursel));
}
catch(_com_error *e)
{
afxmessagebox(e->errormessage());
}
——修改记录中字段值。可以将记录指针移动到要修改记录的位置处,直接用putcollect(字段名,值)将新值写入并update()更新数据库既可。可以用上面方法移动记录指针,修改字段值代码如下所示:
try
{
// 假设对第二条记录进行修改
m_precordset->movefirst();
m_precordset->move(1); // 从0开始
m_precordset->putcollect(name, _variant_t(m_name));
m_precordset->putcollect(age, atol(m_age));
m_precordset->update();
}
catch(_com_error *e)
{
afxmessagebox(e->errormessage());
}
——删除记录。删除记录和上面修改记录的操作类似,先将记录指针移动到要修改记录的位置,直接用delete()方法删除它并用update()来更新数据库既可。代码如下所示:
try
{
// 假设删除第二条记录
m_precordset->movefirst();
m_precordset->move(1); // 从0开始
m_precordset->delete(adaffectcurrent); // 参数adaffectcurrent为删除当前记录
m_precordset->update();
}
catch(_com_error *e)
{
afxmessagebox(e->errormessage());
}
——关闭记录集。直接用close方法关闭记录集并赋于其空值。代码如下所示:
m_precordset->close();
m_precordset = null;
3、commandptr智能指针,可以使用_connectionptr或_recordsetptr来执行任务,定义输出参数,执行存储过程或sql语句。
——执行sql语句。先创建一个_commandptr实例指针,再将库连接和sql语句做为参数,执行execute()方法既可。代码如下所示:
_commandptr m_pcommand;
m_pcommand.createinstance(__uuidof(command));
m_pcommand->activeconnection =m_pconnection; // 将库连接赋于它
m_pcommand->commandtext =select * from demotable; //sql语句
m_precordset =m_pcommand->execute(null, null,adcmdtext); // 执行sql语句,返回记录集
——执行存储过程。执行存储过程的操作和上面执行sql语句类似,不同点仅是commandtext参数中不再是sql语句,而是存储过程的名字,如demo。另一个不同点就是在execute()中参数由adcmdtext(执行sql语句),改为adcmdstoredproc来执行存储过程。如果存储过程中存在输入、输出参数的话,需要使用到另一个智能指针_parameterptr来逐次设置要输入、输出的参数信息,并将其赋于_commandptr中parameters参数来传递信息,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找相关书籍或msdn。执行存储过程的代码如下所示:
_commandptr m_pcommand;
m_pcommand.createinstance(__uuidof(command));
m_pcommand->activeconnection = m_pconnection; // 将库连接赋于它
m_pcommand->commandtext =demo;
m_pcommand->execute(null,null, adcmdstoredp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