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拘留并不是只有治安拘留,还包括了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等等,同时要看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才能决定拘留时间。那么犯什么事会被拘留三个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犯什么事会被拘留三个月
无论是什么罪名,拘留一般是不超过37天。刑拘期间,有指控证据不足,退还公安局补充侦查的情形。37天是刑事拘留的最长时间。在此期间内,会转为逮捕。然后就是长时间的羁押,等候法院审判,直到法院作出生效判决。从刑事拘留开始到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通常需要5-6个月左右的时间目前面临被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刑。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对于现行犯罪嫌疑人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法定的紧急情况下,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并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由拘留是一种临时性强制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拘留的期限,一般不超过14日。不论什么情况,拘留的最长期限为37日。
二、拘留暂缓执行的条件
(一)被拘留人依法申请了行政复议或者提起了行政诉讼
这是适用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前提条件。如果被拘留人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则不得适用行政拘留暂缓执行。同理,如果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决定前,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作出不予受理行政复议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已经裁定不予受理行政诉讼的,对被拘留人也不得适用行政拘留暂缓执行。
(二)被拘留人提出了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
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申请,既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提出,也可以在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期间提出,但都必须在行政拘留处罚决定尚未执行或者尚未执行完毕前提出。因为如果行政拘留决定已实际执行完毕,就不存在适用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问题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必须由被拘留人亲自提出,其近亲属及其他人均无权提出。
(三)公安机关认为对被拘留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
这是适用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关键条件。如果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对被拘留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会发生社会危险的,则不能适用行政拘留暂缓执行。这里所称的“不致发生社会危险”,主要是指暂缓执行行政拘留,被拘留人不会逃跑、干扰和阻碍证人作证、串供、毁灭、伪造证据、再次实施违法犯罪等情形。
(四)被拘留人或者其近亲属依法提出了符合法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照法定标准交纳保证金的。
这是适用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担保条件。近亲属,是指被拘留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担保人,是指以自己的人格和信誉担保,并出具担保书,保证被拘留人在行政拘留暂缓执行期间不逃避行政拘留处罚执行的自然人。根据本法第108条规定,担保人必须是与本案无牵连、享有政治权利且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的人。保证金,是指由被拘留人或者其近亲属为了申请行政拘留暂缓执行而交纳的保证被拘留人不逃避行政拘留处罚执行的一定数量的金钱。根据本条规定,保证金必须按照每日行政拘留200元的标准交纳。这里所说的每日行政拘留,是指在公安机关通知其交纳保证金时尚未执行的行政拘留的时间,而不是指被拘留人被依法决定行政拘留的时间。
根据本条规定,以上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行政拘留处罚决定方可暂缓执行,同理,如果已经暂缓执行,一般没有发生以上的情况相违的情况,不恢复执行。
三、被治安拘留是否有案底会影响找工作吗
我们平常说的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违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在公安部门保存。
15天以下的治安拘留会在你当时被拘留的所在地的公安分局(区、县级)有备案,并由公安机关长期保存,只有刑事处罚才进入你的档案留下案底,具体可到公安部门查询。
根据目前法律规定来看,被治安拘留一般不会太过于影响生活及工作,因为有些行业,如报考公务员等,只要求没有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而没有规定治安处罚。此外,有些特殊行业入行审查时,需要政治审查,会要求入行者到公安机关开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其中受过刑事处罚就是犯罪记录,受过治安处罚就是违法记录。虽然治安拘留不会进入案底,但还是会成为“记录”。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犯什么事会被拘留三个月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违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在公安部门保存。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