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装硬盘教程,安装硬盘的步骤是什么

1,安装硬盘的步骤是什么2,求安装硬盘的步骤3,求详细教安装硬盘4,硬盘的安装方法5,硬盘的装机详细步骤1,安装硬盘的步骤是什么 如果你是加块新硬盘 固定 接线 格式化就可以了 如果是新硬盘新装机 再分区装系统
2,求安装硬盘的步骤 1,把机箱卸开,然后把第二块硬盘插在主板的插槽上和电源的插孔 2,可以,你还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个iso系统镜像,然后用虚拟光驱安装把硬盘接上主板,如果是一样的硬件配置可以直接复制原c盘的文件到新硬盘的c盘,(是在dos下用ghsot工具分区对分区复制)如果不是一样的配置,那就要下个gho版本的系统,然后用一键的手动功能,把系统装在新盘里。这个比较容易出错,最好去网上看下ghost的图解,
3,求详细教安装硬盘 - - ...打开主机,然后再把硬盘装上.重新分区做系统 有sata线路才可以安装1.如果你购买的单独的内置硬盘,那么需要打开计算机主机并将硬盘与主板上的硬盘数据接口和电源分别连接起来。 2.如果你购买的是移动硬盘的话,那么直接连接主机面板或后板上的usb端口就可以了。当然要打开机箱了、不然怎么安装?找到安装硬盘的位置,也就是原来老硬盘的旁边的空位置,将新硬盘放进去,上好硬盘两侧固定螺丝,再将数据线连接硬盘与主板,然后连接电源就ok了。在关机情况下,把主机的侧盖板打开,把新硬盘安装到原硬盘的托架处,并用螺丝固定,然后把硬盘电源线和数据线连接好,可仿照原硬盘的连接方法。
4,硬盘的安装方法 ide线可以接两个硬盘,前提是这两个硬盘都是ide口的。 如果两个硬盘都是sata口的,那就只能一线一盘了。现在的主板上sata口最少都有四个,不用担心接口不够用的问题,你只要花三五元买一根数据线就可以接硬盘了。好像都可以用一根线。。。而且你要升级硬盘,直接买一个硬盘插在其他接口上就可以了一、安装前的考虑 在开始安装硬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想清楚希望使用新硬盘来实现哪些目的,以及如何处理原先硬盘所保存的数据等问题。一般来说,安装新硬盘有三种主要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最佳的方式。新硬盘的安装方法如下: 1. 保留原先的硬盘,将新硬盘作为副盘使用; 2. 复制保存在原先硬盘中的数据,将原先的硬盘作为副盘使用; 3. 复制保存在原先硬盘中的数据,不再使用原先的硬盘。 上述三种不同的方法会最终影响到硬盘的实际安装过程,因此我们最好能够问一下自己到底为什么安装新硬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存储空间还是因为现有的硬盘出现了问题无法继续使用?如果是因为前者,那么我们只要把新硬盘作为副盘使用即可;如果是因为后者,那么我们就要把新硬盘作为系统主盘使用,同时还需要备份原先硬盘中的数据。 二、如何对ide硬盘进行跳线? 在我们实际打开机箱安装硬盘之前,应当首先设置好硬盘的跳线,如果等到装好硬盘之后才发现需要更改跳线设置的话,除了重新拆下硬盘之外别无它法。相信许多读者都有过类型的经历,实在太令人心烦了! 关于如何设置主盘和副盘的跳线一般都会在硬盘上清楚的注明。一个ide插槽可以同时支持一个主盘和一个副盘,目前绝大多数主板都同时提供了两个ide插槽,扩展空间很大。如果我们不希望改动现有的启动系统的话,可以把新硬盘设置为副盘,同时一定要确保当前硬盘已经被正确的设置为系统主盘。 生产厂商一般会把硬盘缺省设置为只能单独占用一条ide通道,也就是说既不作为主盘也不作为副盘。因此,当我们加入新的设备,例如光驱或者第二块硬盘时,就必须根据需要把原来的硬盘跳线改为主盘或者是副盘。 三、如何使用dma/66? 如果我们希望使用dma/66技术,必须? 硬盘和主板同时提供支持功能。我们可以翻阅硬盘和主板的使用说明,查看是否支持dma/66,还是需要使用其它的特殊设备。目前,绝大多数新型主板都可以直接支持dma/66,但是对于一些早期的bx主板则必须要求使用专门的控制卡。 dma/66使用的是特殊的80针数据线,而标准的硬盘数据线只有40针。其实,dma/66数据线中的40针与普通的数据线完全相同,而多出的40条信号线则主要用于避免出现信号干扰。因为当信号沿导线传递时,可能干扰其它临近的导线,这样将会导致信号的衰减和数据的丢失。 三、scsi硬盘 相对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来说,scsi可以称得上历史悠久。从技术角度来说,scsi和ide非常相近,只是系统对两种技术的处理方式不同而已。不过,scsi具有一些ide所不具备的优势,使其更加适合于那些对快速访问大批量数据有较高要求的服务器系统或者raid(磁盘阵列)。 过去,速度是scsi技术的一大卖点,但是随着dma/66 ide硬盘的出现,scsi的速度优势已经不再明显。但是,scsi可以支持更多的设备,而且相对于同等数量的ide设备来说,系统资源的占用量更小。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除非系统主板自带scsi控制器,否则我们需要专门购买和安装一块scsi控制卡才能使用scsi硬盘。 四、无主副之分 scsi硬盘的跳线与ide截然不同,硬盘id号的设置使用的是二进制数字。不过,只要我们对二进制略微了解的话,也并不困难。 关于scsi,我们首先要记住的一点就是缺省状态下scsi控制器的id号为7。虽然我们可以更改该设置,但是建议保留默认值。对于各种scsi硬盘id号的设置并没有任何严格的规定,也不存在象ide硬盘那样的主盘和副盘之分。虽然没有任何限制,但是我们还是应当合理的分配id号。绝大多数scsi硬盘在出厂前id号都被预先设置为6,这里建议将系统启动盘的id号定为6,然后随着硬盘的增加,依次递减设为5,4,3等等。 五、设置scsi硬盘id scsi硬盘使用3个跳线设置id,其中的每一个针脚各自对应一个二进制数,依次为1、10和100,即1、2和4。 我们已经提到过绝大多数scsi硬盘的id都被预先设为6,也就是使用第2和第3个针脚进行跳线。这是因为第3个针脚的对应值为4而第二个针脚的对应值为2,所以跳线值为6。如果我们需要把一块硬盘的id号设为5,可以将1、3针脚跳线,从而得到1+4=5。不过关于针脚的设置完全取决于生产厂商的规定,因此我们一定要首先查看一下硬盘上的说明。 除非你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用户,或者预期自己将会需要4块以上的硬盘,否则建议家庭用户还是使用ide硬盘。因为ide硬盘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而且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主板都能够支持ide,从而不必象使用scsi硬盘那样需要专门的支持主板或特殊的控制卡。 六、硬盘的安装位置 下面,我们就需要为新硬盘选择一个合适的安装位置。一般来说,机箱中都会有现成的空间供我们使用,但是这并不是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系统中已经有一块硬盘的话,我们还需要考虑两块硬盘之间的距离。通常,硬盘之间的距离越近越好,因为这样可以很容易使用一条数据线连接两块硬盘。否则,我们就需要使用更长的数据线。数据线包括18,24和36三种长度,而我们通常所使用的是18的数据线。 七、关于数据线 在安装硬盘时,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扭曲数据线。数据线之所以被设计成带状形式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信号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如果数据线被扭曲,就有可能在计算机和硬盘之间出现信号传递问题。 同样,我们应当避免对折数据线。有许多人这样做是为了使机箱内的部件排列更整齐。当然,合理布局没有错,但是对折数据线的做法并不可取。因为这样做有可能损坏数据线内的信号导线,从而使数据线失去作用或者影响到硬盘的性能。 八、硬盘检测 当我们安装好硬盘并认真检查跳线设置和数据线连接都正确无误之后,就可以启动系统了。一般来说,系统在启动过程中可以自动检测到新的硬盘,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可以通过bios中的硬盘检测功能进行手动设置。 九、关于硬盘分区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自己对如何进行硬盘分区并不十分了解,但是这种知识上的缺陷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一旦我们设置好一个分区再想改动的话,就会使硬盘数据不可避免的受到破坏。 关于硬盘分区方面的知识,详见软件开发刊中的“分区技术不求人”专题主板可不只一个sata的接口呀~~ 你要是想用ide的去接sata的,你只要去买个ide转sata的数据线也可以的~~要用两根的sata数据线来接,因为一条sata数据线只有两个接口,也需要设置主、从盘所以一条只能接一个,ide数据线可以接两个ide接口的硬盘两个,但是要设置主、从盘。sata线只能一条线装一个硬盘,不能一根线装两个硬件的。也不能ide线,因为接口不同。这是数据线限制了。 5,硬盘的装机详细步骤 去网上下个镜像文件解压就可以了安装前的准备 在动手组装电脑前,应先学习电脑的基本知识,包括硬件结构、日常使用的维护知识、常见故障处理、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安装等。 安装前配件的准备 装机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实际需要购买配件。 如选购机箱时,要注意内部结构合理化,便于安装,二要注意美观,颜色与其他配件相配。一般应选择立式机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机箱,特别是机箱内的电源,它关系到整个电脑的稳定运行,其输出功率不应小于250 w,有的处理器还要求使用300 w的电源,应根据需要选择。 除机箱电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还有主板、cpu、内存、显卡、声卡(有的声卡主板中自带)、硬盘、光驱(有vcd光驱和dvd光驱)、软驱、数据线、信号线等。 除了机器配件以外,还需要预备要用到的螺丝刀、尖嘴钳、镊子等工具。 另外,还要在安装前,对室内准备好电源插头等,这些内容在第1章的1.4节已经叙述了。 装电脑的基本步骤 组装电脑时,应按照下述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