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
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介绍。
1、config命令
config命令主要用于修改ssi的默认设置。其中:
errmsg:设置默认错误信息。为了能够正常的返回用户设定的错误信息,在html文件中errmsg参数必须被放置在其它ssi命令的前面,否则客户端只能显示默认的错误信息,而不是由用户设定的自定义信息。
timefmt:定义日期和时间的使用格式。timefmt参数必须在echo命令之前使用。
显示结果为:
wednesday, april 12, 2000
也许用户对上例中所使用的%a %b %d感到很陌生,下面我们就以表格的形式总结一下ssi中较为常用的一些日期和时间格式。
sizefmt:决定文件大小是以字节、千字节还是兆字节为单位表示。如果以字节为单位,参数值为bytes;对于千字节和兆字节可以使用缩写形式。同样,sizefmt参数必须放在fsize命令的前面才能使用。
2、include命令
include命令可以把其它文档中的文字或图片插入到当前被解析的文档中,这是整个ssi的关键所在。通过include命令只需要改动一个文件就可以瞬间更新整个站点!
include命令具有两个不同的参数:
virtual:给出到服务器端某个文档的虚拟路径。例如:
file:给出到当前目录的相对路径,其中不能使用../,也不能使用绝对路径。例如:
这就要求每一个目录中都包含一个header.html文件。
3、echo命令
echo命令可以显示以下各环境变量:
document_name:显示当前文档的名称。
显示结果为:
index.html
document_uri:显示当前文档的虚拟路径。例如:
显示结果为:
/yourdirectory/yourfilename.html
随着网站的不断发展,那些越来越长的url地址肯定会让人头疼。如果使用ssi,一切就会迎刃而解。因为我们可以把网站的域名和ssi命令结合在一起显示完整的url,即:
http://yourdomain
query_string_unescaped:显示未经转义处理的由客户端发送的查询字串,其中所有的特殊字符前面都有转义符\。例如:
date_local:显示服务器设定时区的日期和时间。用户可以结合config命令的timefmt参数,定制输出信息。例如:
显示结果为:
saturday, the 15 of april, in the year 2000
date_gmt:功能与date_local一样,只不过返回的是以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为基准的日期。例如:
last_modified:显示当前文档的最后更新时间。同样,这是ssi中非常实用的一个功能,只要在html文档中加入以下这行简单的文字,就可以在页面上动态的显示更新时间。
cgi环境变量
除了ssi环境变量之外,echo命令还可以显示以下cgi环境变量:
server_software:显示服务器软件的名称和版本。例如:
server_name: 显示服务器的主机名称,dns别名或ip地址。例如:
server_protocol:显示客户端请求所使用的协议名称和版本,如http/1.0。例如:
server_port:显示服务器的响应端口。例如:
request_method:显示客户端的文档请求方法,包括get, head, 和post。例如:
remote_host:显示发出请求信息的客户端主机名称。
remote_addr:显示发出请求信息的客户端ip地址。
auth_type:显示用户身份的验证方法。
remote_user:显示访问受保护页面的用户所使用的帐号名称。
4、fsize:显示指定文件的大小,可以结合config命令的sizefmt参数定制输出格式。
5、flastmod:显示指定文件的最后修改日期,可以结合config 命令的timefmt参数控制输出格式。
这里,我们可以利用flastmod参数显示出一个页面上所有链接页面的更新日期。方法如下:
file
another file
显示结果为:
file april 19, 2000
another file january 08, 2000
6、exec
exec命令可以执行cgi脚本或者shell命令。使用方法如下:
cmd:使用/bin/sh执行指定的字串。如果ssi使用了includesnoexec选项,则该命令将被屏蔽。
cgi:可以用来执行cgi脚本。例如,下面这个例子中使用服务端cgi-bin目录下的counter.pl脚本程序在每个页面放置一个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