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细胞破碎的四种方法(二)

三、化学破碎法:指利用甲醛、丙酮等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作用于细胞膜,使细胞膜的结构遭到破坏或透性发生改变 。
有些动物细胞,例如肿瘤细胞可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去氧胆酸钠等细胞膜破坏。浓度一般为1mg/ml。
四、酶学破碎法 :选用合适的酶,使细胞壁遭到破坏,进而在低渗溶液中将原生质体破碎开来。
细菌细胞壁较厚,可采用*处理效果更好。
裂解液标准配方: :50mm tris-hcl(ph8.5~9.0), 2mm edta, 100mm nacl, 0.5% triton x-100, 1mg/ml*。(*在这个ph范围内比较好发挥作用) 。
综合叙述:无论用哪一种方法破碎组织细胞,都会使细胞内蛋白质或核酸水解酶释放到溶液中,使大分子生物降解,导致天然物质量的减少,加入二异丙基氟磷酸(dfp)可以抑制或减慢自溶作用;加入碘乙酸可以抑制那些活性中心需要有疏基的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加入pmsf也能清除蛋白水解酶活力,但不是全部,而且应该在破碎的同时多加几次;另外,还可通过选择ph、温度或离子强度等,使这些条件都要适合于目的物质的提取。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