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维修技能

一、电容器的检测
1.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 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2.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r×1k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些 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
3.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二、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1.因为电解电容的容量较一般固定电容大得多,所以,测量时,应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1~47μf间的电容,可用r×1k挡测量,大于47μf的电容可用r×100挡测量。
2.将万用表红表笔接负极,黑表笔接正极,在刚接触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即向右偏转较大偏度(对于同一电阻挡,容量越大,摆幅越大),接着逐渐向左回转,直到停在某一位置。此时的阻值便是电解电容的正向漏电阻,此值略大于反向漏电阻。实际使用经验表明,电解电容的漏电阻一般应在几百kω以上,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在测试中,若正向、反向均无充电的现象,即表针不动,则说明容量消失或内部断路;如果所测阻值很小或为零,说明电容漏电大或已击穿损坏,不能再使用。
3.对于正、负极标志不明的电解电容器,可利用上述测量漏电阻的方法加以判别。即先任意测一下漏电阻,记住其大小,然后交换表笔再测出一个阻值。两次测量中阻值大的那一次便是正向接法,即黑表笔接的是正极,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4.使用万用表电阻挡,采用给电解电容进行正、反向充电的方法,根据指针向右摆动幅度的大小,可估测出电解电容的容量。
三、可变电容器的检测
1.用手轻轻旋动转轴,应感觉十分平滑,不应感觉有时松时紧甚至有卡滞现象。将载轴向前、后、上、下、左、右等各个方向推动时,转轴不应有松动的现象。
2.用一只手旋动转轴,另一只手轻摸动片组的外缘,不应感觉有任何松脱现象。转轴与动片之间接触不良的可变电容器,是不能再继续使用的。
3.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一只手将两个表笔分别接可变电容器的动片和定片的引出端,另一只手将转轴缓缓旋动几个来回,万用表指针都应在无穷大位置不动。在旋动转轴的过程中,如果指针有时指向零,说明动片和定片之间存在短路点;如果碰到某一角度,万用表读数不为无穷大而是出现一定阻值,说明可变电容器动片与定片之间存在漏电现象。
四、电感器、变压器检测
4.1 色码电感器的的检测:
将万用表置于r×1挡,红、黑表笔各接色码电感器的任一引出端,此时指针应向右摆动。根据测出的电阻值大小,可具体分下述三种情况进行鉴别:
1.被测色码电感器电阻值为零,其内部有短路性故障。
2.被测色码电感器直流电阻值的大小与绕制电感器线圈所用的漆包线径、绕制圈数有直接关系,只要能测出电阻值,则可认为被测色码电感器是正常的。
4.2 中周变压器的检测
1.将万用表拨至r×1挡,按照中周变压器的各绕组引脚排列规律,逐一检查各绕组的通断情况,进而判断其是否正常。
2.检测绝缘性能 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做如下几种状态测试:
(1)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之间的电阻值;
(2)初级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值;
(3)次级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值。
上述测试结果分出现三种情况:
(1)阻值为无穷大:正常;
(2)阻值为零:有短路性故障;
(3)阻值小于无穷大,但大于零:有漏电性故障。
4.3 电源变压器的检测
1.通过观察变压器的外貌来检查其是否有明显异常现象。如线圈引线是否断裂,脱焊,绝缘材料是否有烧焦痕迹,铁心紧固螺杆是否有松动,硅钢片有无锈蚀,绕组线圈是否有外露等。
2.绝缘性测试。用万用表r×10k挡分别测量铁心与初级,初级与各次级、铁心与各次级、静电屏蔽层与衩次级、次级各绕组间的电阻值,万用表指针均应指在无穷大位置不动。否则,说明变压器绝缘性能不良。
3.线圈通断的检测。将万用表置于r×1挡,测试中,若某个绕组的电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绕组有断路性故障。
4.判别初、次级线圈。电源变压器初级引脚和次级引脚一般都是分别从两侧引出的,并且初级绕组多标有220v字样,次级绕组则标出额定电压值,如15v、24v、35v等。再根据这些标记进行识别。
5.空载电流的检测。
(a) 直接测量法。将次级所有绕组全部开路,把万用表置于交流电流挡500ma,串入初级绕组。当初级绕组的插头插入220v交流市电时,万用表所指示的便是空载电流值。此值不应大于变压器满载电流的10%~20%。一般常见电子设备电源变压器的正常空载电流应在100ma左右。如果超出太多,则说明变压器有短路性故障。
(b) 间接测量法。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中串联一个10 /5w的电阻,次级仍全部空载。把万用表拨至交流电压挡。加电后,用两表笔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降u,然后用欧姆定律算出空载电流i空,即i空=u/r。f 空载电压的检测。将电源变压器的初级接220v市电,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接依次测出各绕组的空载电压值(u21、u22、u23、u24)应符合要求值,允许误差范围一般为:高压绕组≤±10%,低压绕组≤±5%,带中心抽头的两组对称绕组的电压差应≤±2%。g 一般小功率电源变压器允许温升为40℃~50℃,如果所用绝缘材料质量较好,允许温升还可提高。
6.检测判别各绕组的同名端。在使用电源变压器时,有时为了得到所需的次级电压,可将两个或多个次级绕组串联起来使用。采用串联法使用电源变压器时,参加串联的各绕组的同名端必须正确连接,不能搞错。否则,变压器不能正常工作。i.电源变压器短路性故障的综合检测判别。电源变压器发生短路性故障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严重和次级绕组输出电压失常。通常,线圈内部匝间短路点越多,短路电流就越大,而变压器发热就越严重。检测判断电源变压器是否有短路性故障的简单方法是测量空载电流(测试方法前面已经介绍)。存在短路故障的变压器,其空载电流值将远大于满载电流的10%。当短路严重时,变压器在空载加电后几十秒钟之内便会迅速发热,用手触摸铁心会有烫手的感觉。此时不用测量空载电流便可断定变压器有短路点存在。
五、ntc热敏电阻检测方法
(一)测量标称电阻值rt
用万用表测量ntc热敏电阻的方法与测量普通固定电阻的方法相同,即按ntc热敏电阻的标称阻值选择合适的电阻挡可直接测出rt的实际值。但因ntc热敏电阻对温度很敏感,故测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标称阻值rt的定义可知,此值是生产厂家在环境温度为25℃时所测得的。所以用万用表测量rt时,亦应在环境温度接近25℃时进行,以保证测试的可信度。
(2)测量功率不得超过规定值,以免电流热效应引起测量误差。例如,mf12-1型ntc热敏电阻,其额定功率为1w,测量功率p1=0.2mw。假定标称电阻值rt为1kω,则测试电流:
显然使用r×lk挡比较合适,该挡满度电流im通常为几十至一百几十微安。例如多用的500型万用表r×1k挡的im=150ua,与141ua很接近。
(3)注意正确操作。测试时,不要用于捏住热敏电阻体,以防止人体温度对测试产生影响。
(二)估测温度系数αt
先在室温t1下测得电阻值rt1;再用电烙铁作热源,靠近热敏电阻rt1,测出电阻值rt2,同时用温度计测出此时热敏电阻rt表面的平均温度t2。将所测得的结果输入下式:
αt≈(rt2-rt1)/[rt1(t2-t1)]
ntc热敏电阻的αt<0。
注意事项:
1、给热敏电阻加热时,宜用20w左右的小功率电烙铁,且烙铁头不要直接去接触热敏电阻或靠的太近,以防损坏热敏电阻。
2、若测得的αt>0,则表明该热敏电阻不是ntc而是ftc。
六、常用二极管的检测
6.1 万用表检测普通二极管的极性与好坏
检测原理:根据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这一特点性能良好的二极管,其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这两个数值相差越大越好。若相差不多说明二极管的性能不好或已经损坏。
测量时,选用万用表的欧姆挡。一般用r x100或r xlk挡,而不用rx1或r x10k挡。因为rxl挡的电流太大,容易烧坏二极管,r xlok挡的内电源电压太大,易击穿二极管.测量方法:将两表棒分别接在二极管的两个电极上,读出测量的阻值;然后将表棒对换再测量一次,记下第二次阻值。若两次阻值相差很大,说明该二极管性能良好;并根据测量电阻小的那次的表棒接法(称之为正向连接),判断出与黑表棒连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与红表棒连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因为万用表的内电源的正极与万用表的-插孔连通,内电源的负极与万用表的+插孔连通。
如果两次测量的阻值都很小,说明二极管已经击穿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